美国太空新闻网(Space News)三页篇幅报道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探月研究成果

发布者:童怡倩发布时间:2022-09-09浏览次数:389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SpaceNews2022521日报道,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亚秋院士团队在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着陆点选取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将携带小型飞行器,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永久阴影区域着陆,以勘测陨石坑中可能存在的资源。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金亚秋院士、柳钮滔青年副研究员、徐丰教授等人在《深空探测学报》(Journal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上发表论文提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来为嫦娥七号飞行器寻找着陆点的工作,嫦娥七号任务将尝试在太阳照射区(如月球南极附近的陨石坑边缘)进行着陆,着陆点也将位于永久阴影区附近,以便进入永久阴影区进行采样,并检测水和其他挥发物。

  

由于月球南极纬度较高,南极的一些陨石坑内部无法接收到任何阳光,被称为永久阴影区。永久阴影区的温度最低可达-230摄氏度左右,这使它们能够长期保存挥发性物质,包括水冰、甲烷、二氧化碳等。这些资源能够可作为饮用水和火箭推进剂的生产原料,以支持人类在月球上的活动。嫦娥七号任务预计在2024~2025年发射,将由多个航天器组成,包括轨道飞行器、中继卫星、着陆器、月球车和小型飞行探测器。在永久阴影区域寻找水冰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目标。嫦娥七号小型飞行器将进入永久阴影区采样,金亚秋院士团队提出利用月球轨道勘测器获取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来评估月球表面的地形和粗糙度,以搜索永久阴影区内部适合着陆的平坦区域,克服永久阴影区缺少光学图像带来的困难。此外,金亚秋院士团队综合考虑太阳光照情况、地形起伏、通信条件、与永久阴影区的距离等因素,为嫦娥七号着陆器在可见光区域寻找合适的着陆地点,相关工作于2021年发表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论文中推荐的着陆点与美国宇航局于20228月公布的 “阿尔特弥斯”计划月球南极候选着陆区域重合。

  

金亚秋院士团队长期开展行星遥感研究,承担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七号、天问一号等相关项目的科研任务,已在Icarus, JGR, IEEE TGRS等杂志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目前正在整理“复旦大学的行星遥感研究”综合报告。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的嫦娥七号合成孔径雷达探月项目也即将正式发布。

月球永久阴影区附近着陆点与飞行路径


美国太空新闻网报道链接:https://spacenews.com/china-targets-permanently-shadowed-regions-at-lunar-south-pole/

  

论文信息:

[1]  柳钮滔,施贤正,徐丰,金亚秋.月球永久阴影区着陆点选取要求的高分辨率极化SAR数据分析.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2022,9(01):42-52.DOI:10.15982/j.issn.2096-9287.2022.20210134.

[2]  N. Liu and Y. -Q. Jin, Selection of a Landing Site in the Permanently Shadowed Portion of Lunar Polar Regions Using DEM and Mini-RF Data, in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vol. 19, pp. 1-5, 2022, Art no. 4503305, doi: 10.1109/LGRS.2021.3138071.